学弟学妹们好!我是2021级行政管理专业的王思逸。很高兴通过文字与大家交流,虽未相识,但未来或许会在某些选择上走向同一方向。那我这个已经走过这部分的人希望能用行囊里沉淀的萤火照亮这条易生荆棘的道路,帮助你们在这条路上更加自信从容、强大坚定。

专业排名:3.9/5.0(2/24)
荣誉奖项:国家奖学金、四川省2025届优秀毕业生、西南财经大学2025届优秀毕业生、乙等学业奖学金、科研创新奖学金、社会实践奖学金、创新创业奖学金、道德风尚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
科研竞赛经历: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投递两篇案例、四川省公共管理案例挑战大赛二等奖、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浙江大学“模拟市长”论坛录用文章一篇、西南财经大学“研学计划”、西南财经大学“菁英计划”
毕业去向:保研至大连理工大学
01专业介绍篇
“致广大而尽精微”
时间回到高考填报志愿时,“公共”二字是否触动你的心弦,萌生“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与责任感;“管理”二字是否在你面前徐徐展开一副画卷,“人为”与“为人”四个字跃入纸上深刻其中。
费孝通学者曾言“真正的学术是有用的知识”,“有用”二字似乎与外界给予公共管理“万金油”的评价并不相符,但“有用”究竟如何定义?在本专业的教育和培养体系下,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可以让我们对公共管理专业有全面深刻多样化的理解,“有用”便需要不同逻辑链下的复杂分析。以本专业的热点词汇“政府创新”为例,政府创新并非像产品创新一样“造”出新东西,而是通过各部门整合互通,“做原来没做过的事”以促进社会发展。人类历史滚滚向前,符合时代要求但“尚未做过的事”数不胜数,这便是我们公共管理领域的学子需要思考并为之奋斗的终身任务。
“致广大而尽精微”,大一的你在《公共管理学导论》课堂上感叹于公共管理内涵外延之广阔;大二选择行政管理进一步专业细化让你着眼于政府、社会组织等公共主体行动;大三跟随导师深入实地调查,当年广阔仿佛摸不着边界的专业成为笔下一个个精细措施的描述总结与撰写;大四在毕业论文中发现精细化的背后是以公共管理领域视角与理论为支撑的基石。公共管理从广大收口到精微,再从精微拓展至广大,是个有自我傲气的专业,正如陶渊明笔下“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秘境探幽。她以润物无声之力浸润着每位学子的精神原野,使学术日常悄然生长出经世致用的参天乔木。
02专业学习篇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大学学习不同于高中阶段稳定的六门课程,而是多样化科目交叉进行,这时可以巧妙运用“分类学习法”,针对科目不同特点选择较为适配的学习方法。
1.数理类科目:更加注重“听”与“写”。①准备笔记本,课上认真听老师的思路并做好笔记,不要嫌麻烦;且并不建议直接在书上记,条理不够清晰在大学课程一周就上1-2次的情况下很容易下一次上课就忘记笔记逻辑了。②多做练习题,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及书后习题也可以到学校怡然楼二楼的书店买历年真题,多刷题可以更加了解出题思路与考试重点。③并不建议大家过度依赖网课,很多网课内容就是老师课上讲的基础知识,所以建议大家课上坐在前三排,鼓励自己集中注意力,不要课上不听而去依赖网课,没有必要花两份时间学一份知识,网课可以只作为期末复习的查缺补漏。④有不会的问题多问问老师和助教,他们都会很耐心的解答,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有些数理科目的老师会在周末开免费辅导答疑课程,这是查缺补漏的重要途径,有时间可以积极参加。
2.文史类科目:更加注重“说”与“读”。①提前预习教材,课前掌握大致框架更便于填充知识。遇到老师不按照教材讲解的情况提前预习也可以对这门科目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不至于一头雾水。②积极争取发言机会,文史类科目对“输入—输出”逻辑链的阐释要求较高,多锻炼短时间思考并组织语言的能力以及当众表述观点的能力,适当做一个E人会有特别收获。③多关注时政信息与学术界著名期刊刊登的文章,时政信息可以在“央视新闻”、“人民日报”APP中观看,前沿文章可以从《中国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学报》等著名期刊中学习。
3.经济类科目:是复合型科目,对“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注重程度不相上下。经济类科目(例如会计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金融学等)既需要理论知识的学习也需要数理课程的计算,具体可以融合上述数理类与文史类的学习方法,在不同板块运用不同方法,多背几轮基础知识,多做数理计算练习题。在期末考试中端正态度,字迹工整,论述题尽可能写满答题卡,计算题注重关键步骤的体现。
大二下学期后学业重心会偏向到专业课程中,更多进行论文撰写与案例比赛等。这方面需要明确实地调查的重要性,多与导师或任课教师沟通,积极到基层政府或社区积累调研经验,这是我们专业对口的调研地。对前期撰写调研大纲、中期深入式访谈内容以及后期资料整理等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对访谈深度有了解,有理性思考的同时也有共情能力。不要羞于找老师寻求资源帮助或难题求助,我们学院的老师都以学生成长为重,大胆去找去沟通交流,老师会尽全力帮助我们完成想做的事情。
03专业收获篇
公共管理专业在本科四年中带给我最重要的收获就是认知与勇气。
我之前也会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一度不断质疑自己作为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到底会有什么收获,自己的价值又是什么?那段时间坐在电脑前看着未写完的论文却一个字也写不下去。很幸运,暂停写论文的时间里我看完了一本学术专著,其中一个观点过于打动我所以一定要分享给大家。“学者当用一生丈量上帝视角与躬身入局的平衡之道”。学者多是站在上帝视角总结分析政府及其他主体的所作所为,有一日自己与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时,所见所闻所感是否与上帝视角相同?又如何在坚定学者信念的同时维持两个视角下的平衡?这份认知支撑我完成论文任务,同时也在未来求学路上给我助力和价值。
专业层面的勇气不是无所畏惧的鲁莽,而是历经上百次思维碰撞后沉淀的笃定,“每次信手拈来的从容,都源自厚积薄发的沉淀”。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勇于展现自己的思想,勇于接受和别人都“不一样”,勇于挑战以前望而却步的难题,勇于面对学业生活中种种的负面情绪,也勇于接纳一个尚未抵达完美但永远在路上的自己。
学无止境、一点点拼凑起更好的自己,好像是件幸福又美好的事情。
04升学准备篇
“你做三四月的事情,八九月自然会有答案”
大三下学期,保研这条路快要接近尾声,从三月到九月这半年时间内,保研的同学准备的重点将和过去三年有所不同。下面我将根据自身经历重点分享面试前的准备和面试期间的要点,希望学弟学妹们能上岸心仪院校,得偿所愿。
1.面试前的准备
(1)在寒假期间就可以思考自己研究生的专业方向,是要继续攻读公共管理专业?还是根据自己的性格与现实选择其他专业?跨专业保研是否有时间精力从头学习那个专业的专业课程?专业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一步,一定要想好再做决定,不要在后悔纠结中度过研究生三年。
(2)稳定住大三下学期(第六学期)的成绩排名。保研是三年的长跑,每一门课程都要认真对待,千万不要在最后一个学期懈怠。
(3)按照本校保研细则梳理是否还有未达到要求的内容,如英语成绩,在大三下学期可以通过参加雅思、托福考试进行弥补。
(4)了解各个目标院校与目标地点信息,按照“冲—稳—保”的原则在心里做一个排序,比如是否为北上广985,或者离家乡近的高校等。建议给每一个目标院校做一个单独的文件夹,放好相关投递资料的要求与面试时间;同时新建一个表格进行时间、投递资料、投递方式的横向总结。
(5)及时关注公共管理相关公众号,会发高校夏令营/预推免的时间与院校投递资料的详细要求,公众号推荐“政管学人”、“公管保研岛”、“保研先知”等。
(6)进行复习与知识面扩展。①系统复习《公共政策分析》、《公共行政学》等专业课程教材;②看1-2本学术专著,总结其中感触最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物;③每天看《中国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学报》的前沿文献;④关注时政,观看新闻联播内容。以上都需要笔记标注,对面试时思想政治考核以及专业课考核大有帮助。
(7)准备投递材料。①制作简历,整理过去三年学业成绩、英语成绩、科研经历、荣誉称号、社会实践活动等,并准备正式着装的红白蓝底证件照;②将学业成绩、英语成绩、荣誉称号、社会实践活动等的证明材料准备【图片版】与【PDF版】两种形式,方便根据不同学校的要求拿出不同的证明材料;③准备1分钟、2分钟、3分钟、5分钟的中英文自我介绍,熟练背诵!!!应对不同要求;④根据雅思口语考试问题准备英语面试内容,一般英文面试多集中于日常生活、学习情况、科研情况、未来规划等;⑤个人陈述要写一篇3000字以上的,有些学院要求1000、1500、2000、3000字等就可以从3000字中浓缩下来;同时也要真情实感、展现个体价值,多看目标院校的学院简介、院长寄语等,将个人陈述与目标院校要求强结合;⑤准备一篇与所选专业强相关的参营论文,并不建议直接拿过去专业课程的结课论文,除非是与老师商讨后修改多次的版本。
2.面试期间的要点
(1)面试时的着装不要过于正式,干净整洁符合学生身份即可,不要用力过猛。
(2)面试最重要的就是精神面貌,第一感觉是干净、清透、有礼貌、性格开朗,回答问题声音适中,语速不要太快,娓娓道来,给考官留下好印象。
(3)面试过程中会有老师随机提问环节。①务必对简历与自我介绍的内容十分熟悉,做到不管从哪个角度提问都能有回答的思路,千万不要在考场上不说话!②遇到实在不明确的问题要及时与考官沟通(仅限于这个问题你不确定是否有遗漏的点,具体书本知识与个人经历不能问老师),不要害怕与考官的交流,一般只要问了都会提供一些思路和要点。(注意面试时不要觉得自己是个只需要回答问题的机器,要把自己放在与老师交流对话的沟通身份上,即“烟火气”)
3.情绪问题
无论是保研准备还是升学面试,这个阶段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内耗、自我怀疑等负面情绪。老师说过,这段时间不管是多优秀的学生,不管是第一名还是第二名都在焦虑。焦虑是难免的,语言的苍白让“不要焦虑”这四个字显得太过无力。只能建议大家,不要过分压制自己的负面情绪,觉得不开心就休息一天,去吃甜品,去散步,去和朋友发疯;但也不要让自己持续长时间陷在负面情绪出不来,一般3-4月是自我焦虑的高峰期,这段时间让自己忙起来,准备各项资料填满生活;6-7月是夏令营投递的自我怀疑,每个院校都有自己的审核标准,无论有没有进入到夏令营面试都不要因此怀疑自己的能力和努力,预推免才是我们的主战场。而一纸简历、几分钟的审核也无法代表全部的你,你永远独一无二。
“无论你此刻是否迷茫,在阳光升起的时候,请相信,努力的人终有回报”。
05写给学弟学妹们的寄语
升学期间的各种声音充斥在我们耳边,外界“小镇做题家”、“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博弈下的既得利益者”等标签插在我们身边无形中施以压力;内心中对绩点、比赛、荣誉的在意也时时刻刻紧绷着我们的思绪。看上去内外交杂身心俱疲,而与其站在痛苦之中望而却步,不如破后而立,晓喻新生。成长的过程就是在遇到问题后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不断进步,再以更稳定的内核面对下一个难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句话听上去太鸡汤,而真正触动我的是一位学者添加的下半句“我很享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很享受”。我们不是优绩主义下陷入结果导向怪圈的流水线作业,不是面试场上只会机械背诵书本定义的学习机器,那一个个让我们眼睛发亮的“为什么”、那个在图书馆闭馆后独行的身影、那些课堂上自我意识的阐述才是“优秀”的成果,难以量化、难以记录,但至关重要。
愿诸位前程如浩瀚星河永无止境,所行之路步步生莲绽放芳华,终能踏出自己的璀璨轨迹。
撰稿:王思逸
审核:刘春梅
编委:陈朝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