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故事,大爱中国
——一位湖北重灾区亲历者的自述
阳光透过窗帘把整个客厅照的亮堂堂的,难得赶上一个天气好的日子,我起身推开窗户,迎面吹来的竟是暖暖的风,才意识到原来已经是三月了。楼下的坝子里有人趁着太阳晒被子,也有零零散散的带着口罩的人围着坝子走了一圈又一圈。我无来由的想起“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估摸着武汉的早樱也应该默默开了,但战“疫”的步伐还没有停止···
一、口罩下的新年
回溯到四十多天前,大家都刚考完了试兴冲冲地收拾着自己的行李准备去迎接春节假期,却不曾想到一切都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节奏。1月19日的时候刚从成都回到恩施,街上也同往常无异,行人来来往往,商场还做着迎春节的促销活动。回来的路上跟司机师傅聊到了不明肺炎,一路上都在给我讲着小时候在他女儿肺炎时期的防护,叮嘱我下车记得多买几个口罩。我记挂着师傅的叮嘱,马上去附近的药店采购,虽然感觉身边的大家都不以为然,但有心的人也不在少数,等我赶到药店的时候,也只剩下了最后一包普通口罩,心里的不安感陡然而生。1月20日,出现在视频中的钟南山院士说着新冠肺炎可以人传人,事态的严重性才真正暴露在国人面前。疫情面前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对于普通人来说,当务之急就是做好自我防护。但没想到第一关就在我爸这儿卡住了,我揣着仅剩的几个口罩让他去看望奶奶的路上记得戴上,却招来了一顿骂。我给他看新闻报道,强调着这次疫情的严重性,他告诉我没什么好怕的,非典的时候恩施都安然无恙,这次也不会有事的。对他的盲目自信我完全不能理解,反复念叨着出门就要戴口罩不然不能出门,却又被中年男性没有谁会戴口罩这个无端理由给驳回。争执,还是争执···
1月23日,武汉正式封城,家里人才真正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把奶奶直接接过来照顾,原定的团年也取消了,我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第二天,恩施州全面封锁,黑压压的氛围又瞬间落下来把我罩住,我第一次有了一种身在疫区的实感。2月2日,小区封锁制度更严格了,一个家庭也只能出去一个人买菜。超市也不是都开门,每次买完菜一个人又提又扛,路都要走上好一会儿。2月7日,抢救多时的“吹哨人”李文亮医生去世。有人在通州河畔踩下了“送别李文亮”五个大字,白茫茫的雪地里有人摆上了一簇簇菊花。我在抢救的前一晚哭,醒来还在哭,我把他的千余条微博从头到尾看完,才真正认识到他也不过只是一个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他会因为在劳累一天后吃到自己喜欢的炸鸡腿而快乐,会抱怨吃不起车厘子,会吐槽不想上班。他的微信头像是小新一家四口人,在几个月后就可以迎接自己的第二个孩子,拥有自己幸福的四口之家,还是在壮年抱着对生活的期盼离开。他说到武汉的秋天自有一股不热不冷的温柔,我仿佛也和他站在了同一片天空下,听着江汉关的钟声,在人声鼎沸的江汉路体会最轻柔的风,也许我和他曾擦肩而过。2月9日,一辆载满了重症病人的公交车驶向医院,但下车后的老人还是没有及时得到收治,看到视频中一位老人颤颤巍巍的问着记者去哪里住院,记者却也无奈说自己不是医生。突然一瞬间感受到很明显的两个世界的割裂感,9号的时候其实恩施州的疫情已经比较稳定了,但武汉却还面临着不能及时收治的问题。2月28日,深夜摸索着登上微博,发出一个“你好”的老先生走了。记得二月初时看到老爷子好不容易住进了院由衷的开心,却还是敌不过病魔。我以为我已经麻木了,但每每看到这种消息,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太多太多的人和事,明明也只是一两个月的时间,为什么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北野武说过灾难并不是死了两万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到三月份的时候,全国死亡病例已超过三千例,这些数字后面是三千多个破碎的家庭,他们似乎听着离我很遥远,但其实就在我身边。武汉的朋友打来电话说着前一天还给量了体温的老爷爷第二天就走了,我嗓子眼仿佛被堵住说不出话来,病毒面前谁都是弱者。外省的朋友告诉我不要再去看网上的消息了,去多看看书干点别的事情,其实疫情暴发之后,最初的那段时间根本没有沉静下来学习的心情。封城以来,疫情的相关报道铺天盖地袭来。每天都过得有些浑浑噩噩,睁开眼睛就是查看今日疫情进展,看新闻里又有什么新情况,在微博里刷刷转发着求助信息,能多一个人看见就是多一份希望。微信上一直有消息滴滴不停,曾经的同学群里都在互相问着身体好不好,一度冷清的室友群也重新“热闹”了起来。寝室长的家就在汉口,封城的前一夜他们一家人早早入睡什么也不知道,也未曾想过要当什么逃兵,但面临楼栋里不断上升的确诊案例,她也慌了。我们好似处在一个人人自危的境地,通过网络传递着自己的关心,一直重复着喷酒精戴口罩勤消毒这般说烂了的话语,竟生出一种抱团取暖的末日感。有人说在这样巨大公共事件发生时被心理卷入是很正常的现象,不停刷手机上的创伤性信息反而被替代性创伤。但我和朋友们无法忽视这些信息的存在,那些受苦受难的人民好像就是我自己,那个坐在露台上的敲锣求助的女人,一击一落都打在我的心上。惊恐中的人们不应该因此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不要做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即使这些信息输入可能会带来痛苦,但我们要从这些痛苦中成长,也只有如此人类才会得到教训。永远不要相互遗忘,我时时刻刻告诫自己。
二、暂停的城市
我经常笑称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大学四年在这里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在武汉可能算是我真正开启人生新阶段的时点,成年后第一次离开家乡去另一个地方生活,接触另一方乡土人情。武汉貌似常上榜国人最不喜欢的城市之一,有人说当地人脾气太差了,有人说武汉不过就是一个“大农村”。一开始我也带着这种偏见去看她,其实不然,这里生活的人们热情豪爽,只是嗓门有点大,城市的包容性吸纳了各色各异的人来这里务工。如果要找个更合适的词来形容她,我觉得就是烟火气吧。烟火气沉淀在每天早晨冒着蒸汽的热干面里,夏天咕噜噜冒泡的二厂汽水里,江滩边随风摇摆的芦苇荡里。特别是到了夏天,我和朋友们会围着沙湖骑了一圈又一圈,累了的时候在小广场歇脚,会有遛着狗的武汉老大爷操着一口汉普和你聊家常。沙湖夏天的晚风带着武汉独有的湿气打在脸上,不远处是灯火辉煌的汉街,那一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害怕,每天都是比昨天更美好的一天。当看到汉口开始架起临时医疗帐篷,小区开始拉起警戒线,消毒车没日没夜的在街上工作,我开始怕了。曾经人声鼎沸的汉街空无一人,灯也显得黯淡了许多;曾经堵车夸张到以小时计的光谷变得空荡荡,看不到除了消毒车以外的车辆;曾经走过千万次的沙湖路上的商家全都大门紧闭,我熟悉的那个武汉已经不复往昔,她正在遭受磨难,整个湖北都在遭受磨难。我的家乡,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虽然是湖北最西部的城市,在疫情抗击战前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武汉务工的恩施人不在少数,州内的医疗水平不够。再加上恩施山区众多,经济落后,资源不足,老一辈的人意识不够,疫情防控难上加难。不出门,就是当下最正确的选择。整个正月过去了,路上没有人也没有车,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恩施。又或者说,整个湖北地区的城市都被按下了暂停键。
但在这部暂停默片里,出现了一群伟大的逆行者,与病毒做着最顽强的抗争。万家团圆的春节时期,他们没有选择留在家中,在国家需要的时刻第一时间站了出来。鄂外地区的医护人员奋笔写下请战书,千里迢迢赶往疫区,披上白大褂就投入一线工作。没有完整的休息时间,累了就躺在椅子上休息,汗水浸透了衣物,口罩勒痛了脸颊,还是忍受着不适穿梭在医院里。一声动员,一省包一市,全国所有医疗物资和设备向湖北集结。那一天,我的朋友圈被《天津医疗队对口飞赴湖北恩施!请平安归来!》一文刷屏,大家都互相发着加油打气的表情,心里也更有了底气。我们不认识口罩下的每一张脸,但我们知道你们为了谁。是这些没有翅膀的白衣天使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们构建起来防御病毒的城墙。也正是因为这群逆行者,我知道不久后我们的城市就会按下播放键,每个人都有拥抱更美好的明天。
三、另“疫”面
(一)被疫情波及的人们
武汉封城后,因离汉通道管控许多外地人员只能留在武汉。来武汉务工的有些老百姓手里没有多余的钱,没有地方可住,也没有临时工可以做,只能露宿街头。他们或许住在地下通道里,靠着红十字会救助的衣物,吃着公益人士捐赠的事物。他们不是乞丐,只是因为封城没了收入的普通人,却不知道还要被迫“流浪”多久。
更心疼的是看到十堰社区网格员社区排查时,非新冠肺炎患者在家中过世数日,才六岁的男孩在家吃了几天饼干,乖乖听爷爷的话呆在家里不乱跑,无法想象一个孩子是怎么撑过来的。人在受苦,动物也在受苦。许多宠物猫狗因为被怀疑传播病毒而被活埋,许多农户的养殖场濒临破产,湖北早在二月初就有10万鸡苗因为没有饲料喂养而被直接填埋。湖北作家方方写道,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一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这次疫情波及到全国造成社会停摆,而其中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底层,在这种特殊时期我们彼此之间需要双向理解。
(二)一直在路上的公益人士
得知抗艾滋药物克力芝可作为新冠肺炎药物之一,微博大V艾滋患者松鼠哥组织病友,无偿捐赠自己的药物。“只想大家一起活下去”,是这群为新冠患者捐药的艾滋患者的心声。自发站出来的志愿者承担起了送药、送物资的重担,每天带着几层口罩穿梭在空荡荡的城市里,给不同辖区的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值得一提的是一线女性医护工作者也被关注到,源源不断地生理期爱心物资汇往医院。女性医护人员需要的不是过多的赞美或悲情宣传,而是人文关怀和实际关爱。
不少国人在境外采购,药侠陆勇跑到印度、坐着运货三轮冲到机场发送物资;快递小哥扛起了重担,通过一个人上门减少客户少出门,促进疫情防控工作的进行;小朋友将自己的压岁钱捐给疫区,环卫工人将自己的储蓄捐给派出所,说着“没有国家就没有老百姓”,匿名朋友将一箱箱的口罩送到警察局、医院;外省各地村民筹资粮食物资驰援武汉···在大疫面前,大家都在默默的尽一份力让中国早日好起来。
(三)兢兢业业的基层工作者
数以万计的医生、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在为人民冲锋陷阵。火神山、雷神山工地工人累了就直接躺在土堆上,是他们带起了“中国速度”。还有因为疫情联系在一起的互不相识的志愿者,他们自发组织,不计报酬,协助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推进。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每个地方的社区工作者,他们也是战斗在第一线的人,在高强度、高风险的环境下工作。他们要接触患者,还要保障社区的生活物资情况。小区门口搭建了一个棚子,每天都会有三四个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值守在门口,我们安稳坐在家中的时候他们却还在外面吹着冷风,为我们搭建起了一个温暖的隔离舱,病毒也就被隔离在了外面。每天还会有广播车绕城区环行,给每个小区科普防疫知识。有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社区网格员就装备整齐,上门登记居民健康情况,楼道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却让人格外安心。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时至今日我才对鲁迅先生这顿话有了更深的理解。疫情开始逐渐变好,是因为有每一个与疫情抗争的普通人在守护我们和我们的国家。今天是惊蛰,预示着仲春时节的开始,也是湖北封省的第42天,在这里回忆着疫情以来点点滴滴。在这场疫情中有着揪心,有着感动,也让我更加坚定我的祖国值得更强大。希望在下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起去看盛开的樱花,湖北永远欢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