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威澳门尼斯人8188的前身光华大学政治学系创建于1925年,著名政治学家萧公权、张君劢、陈豹隐等曾作出过奠基性贡献。2001年,西南财经大学在原政治系的基础上,整合全校经济学、管理学等优质学科资源,成立公共管理学院,是全国最早成立公共管理学院的高校之一。学院已经建成了本科、硕士和博士一体化的公共管理人才教育体系,设置有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2个本科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连续多年被评为“A”级。

学院拥有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公共管理学),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学位授权点(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制度与政策、劳动经济学),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公共管理);建成有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公共政策创新研究中心、老龄化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交叉科学技术驱动数字经济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教学与科研团队(社会治理创新团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团队、公共卫生经济团队),为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学科、科研和师资支撑。
面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挑战,学院精准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深入实践“新财经”人才培养战略,突出“公管为本+财经为用+科技赋能”人才培养思路与特色,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育人平台,致力于培养秉持公共精神和公共管理思维,理论基础扎实,宏观思考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政策分析能力和数字分析能力突出,具有国际视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公共管理卓越人才。

二、筑牢思政育人坚强阵地,彰显公共责任价值引领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明确将“公共精神”“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纳入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表述,促进思政育人与公共管理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
依托导师制,发挥导师在精神感召、学术引领和人生指导方面的作用,形成“学业导师+青年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导师+职业导师”五位一体教师指导与服务关爱体系。大一新生入校后即分配学业导师,帮助其融入专业学习,做好本科学业规划,提升专业认同和专业学习信心。针对不同年级同学的需要,配备青年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导师和职业导师,向同学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业指导、心理与职业咨询。
全面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实现课程、教材、教案、课堂思政融入100%覆盖。抓住专业主干课程,深挖课程思政元素,编写出版《公共管理学科课程思政教学指导手册》《公共管理课程思政案例集》。《行政管理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地方政府管理与案例分析》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以社会责任为价值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公共管理专业十年教改实践探索》获评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建好组织强堡垒,汇聚教书育人先锋力量。充分发挥学院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教师与本科生受邀参加“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录制。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和教育部第三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四川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四川省优秀基层党支部”“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等个人或集体荣誉称号。

三、打造全案例教学范式,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型教学改革
集成建设案例教学范式主导的案例型课程,提高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型课程《公共政策分析》1门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地方政府管理与案例分析》《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社会学原理》《健康投资与管理》等4门案例教学型课程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或高阶课程。以案例课程教学为内核的主题教学成果《特色引领、双元互促、生态涵养:公共管理复合型卓越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获评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推进案例教材编写与实验室平台建设,为案例教学提供优质资源支撑。组织教师团队编写出版《公共管理案例解析》《公共管理案例十讲》《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劳动经济理论与公共政策案例解析》等公共管理案例教材4本。建成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交叉科学技术驱动数字经济重点实验室”和校级实验室“政策仿真实验室”。
组织实施案例开发实践训练,从调研设计、实地考察、案例编写、案例分析等环节,全方位训练强化学生的社会调查和科学研究能力。连续4年立项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题案例项目,同时承担20多项地方政策咨询和教改科研课题,为学生案例开发实践训练提供有力项目支撑。师生合作编写教学案例300余篇,其中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公共管理案例库21篇。学生依托案例开发撰写学位论文50余篇,其中获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7篇。
鼓励支持学生参与学科案例竞赛,在以赛促学、以学促用中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成功打造并连续6年举办省级本科高校大学生竞赛项目“四川省公共管理案例挑战大赛”,吸引全国30余所高校2万余学子参赛。学生参与国内外标识性公共管理案例竞赛并取得丰硕成果,包括NASPAA全球学生模拟决策大赛亚洲赛区一等奖、“中国大学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金奖、四川省公共管理案例挑战大赛金奖、“求是杯”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二等奖等。
四、夯实多元平台赋能,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联动培养新格局
搭建“名著阅读大讲堂”平台,以学科专业经典打牢学生知识基底。连续14个学期举办名著阅读讲座,邀请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大邑县政府、成都市创新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高校、政府和实践部门30余名专家,为本科生专题讲授《社会契约论》《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等经典名著。学生撰写名著阅读心得300余篇,有效提升专业思维与综合素养。
打造“科研+组团式”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和学术思维。学生受邀赴曼谷联合国会议中心参加首届ISETS国际会议并做汇报。本科生与教师合作论文在《Ecological Indicators》《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等国际SSCI期刊发表。学生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20余项。近三年本科生升学率近30%,毕业生升学高校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

构建全过程立体化人才培养社会实践平台,塑造多层次第二、三课堂体系。学生深度参与“中国基层治理调查”,足迹遍布全国29个省份、367个区县、1481个社区。连续12年举办学生骨干培训班,累计培养学生骨干700余名。与成都市青羊区政府、东吴人寿四川分公司、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等联合建设20余个大学生实践基地,其中获评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项。学生依托社会实践平台获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全国优秀团队、省级“挑战杯”一等奖等国家级和省级荣誉奖项30余项。
五、优秀学生代表
1、王亚博

2020届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王亚博,获国家奖学金、唐立新光华菁英奖学金、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同时获科研创新奖学金、甲、乙等学业奖学金、公共管理校外奖学金、文体活动奖学金。在竞赛方面,获“求是杯”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全国二等奖、“中国大学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金奖、“模拟市长大赛”西南财经大学赛区一等奖并被评为“最佳市长”,以及“闪亮之星”的“活力之星”“气质之星”、“十佳歌手”、“微唱西财”二等奖。大学期间专注学术科研与实践,在多个案例分析及论文写作中成果显著,如《唤醒“沉睡”的农村土地:基于政策网络理论的战旗村“集建入市”路径分析》等。毕业去向为保研至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攻读研究生。
2、郭贝贝

2024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曾任劳动与社会保障团支部书记、学院分团委学生会组织部干事、西南财经大学“西财之声”广播站英语播音员,期间积极参与学生事务与校园文化建设。荣获西南财经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及乙等、丙等奖学金。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与“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多层次发展的机制障碍”研究课题。大学期间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积极参与实务型课程与社保政策学习,提升专业素养与问题分析能力。毕业后通过广东省选调生专项招录,进入政府部门从事社会保障相关工作。
3、徐子力

2025届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徐子力,本科期间以 4.2/5.0 的优异学业成绩位列专业前列,曾获得国家奖学金、西南财经大学2025届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甲等学业奖学金(6次)、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C类特等奖、“寻是杯”公共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全国二等奖及西南赛区一等奖、2023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优秀团队;毕业后推免至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攻读研究生。
来源:公共管理学院教务办公室
校审:李世界
编委:陈朝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