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咨询电话:(028)87092254
Ø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办学可追溯到1925年光华大学政治学系
·全国高校中最早一批成立的公共管理学院
·公管为本、财经为用、科技赋能的学科特色
·全国重要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Ø 学科齐全,专业突出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行政管理、社会保障专业拥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公共经济制度与政策、劳动经济学专业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权点
Ø 师资雄厚,名师荟萃
·50余名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洛桑大学、隆德大学等著名高校的专任教师
·30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政府领导担任外籍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14人次国家级和省级高层次人才称号
·1个教育部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Ø 资源丰富,质量保障
·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省级精品和示范课程
·6所海外著名合作高校(康奈尔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纽约城市大学巴鲁分校、比利时根特大学、爱丁堡大学)
·5个省部级研究基地和中心(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公共政策创新研究中心、老龄化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等),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交叉科学技术驱动的数字经济重点实验室)
·4个省级研究团队(四川省社会治理创新研究团队、四川省健康治理创新研究团队、四川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研究团队、四川省居民收入分配与反贫困研究团队)
·1个省级本科高校大学生竞赛项目(四川省大学生公共管理案例挑战大赛)
·近20个校外教学实践实习基地

毕业去向
Ø 就业单位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
国家和地方党政机关、金融监管部门、高校、研究机构等
国有企业、金融机构:
知名大型国有企业:中铁二局、中国五冶集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粮集团、中铁置业集团、中国海油、伊利实业集团、新希望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建科工集团、航空工业成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广核工程集团等
金融机构: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寿保险、太平人寿保险等
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外企等:
《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与大型民营企业,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集团、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宝洁公司、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
专业机构:信托公司、投资类机构
Ø 国内升学
国内排名前列的“双一流”大学,财经类名校以及港澳台名校,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
Ø 国外深造
主要去向为QS排名前列的海外高校:
美国:华盛顿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利兹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格拉斯哥大学、伯明翰大学等
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等
专业介绍
Ø 公共管理类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公共部门急需大量秉持公共精神和公共管理思维、具备公共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公共管理卓越人才。公共管理学院精准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深入实践“新财经”人才培养战略,突出“公管为本+财经为用+科技赋能”人才培养特色,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育人平台,致力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宏观思考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政策分析能力和数字分析能力突出,秉持公共精神和公共管理思维,具有国际视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公共管理卓越人才。
01包含专业
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02分流时间
大一第二学期
03分流原则
自由分流,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专长选择任一包含专业修读。

Ø 行政管理
1.培养目标
聚焦新财经,构建复合型公共管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和新模式,注重促进人才培养同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交叉融合,致力于培养基础宽厚、业务精湛、素质全面、秉持公共精神和公共管理思维、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掌握现代数据分析技术、具有远大抱负和人生理想、知识结构复合型的公共管理拔尖创新人才。
2.专业特色
学科实力雄厚。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上海软科最新评估为A类专业,专业排名位居全国前15%。主干课程《公共政策分析》被评为国家级一流课程,《公共行政学》《地方政府管理与案例分析》等6门课程被评为省级一流课程或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成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社会治理创新团队”“居民收入分配与反贫困研究团队”。连续三届获评省级教学成果奖。
师资队伍一流。师资队伍近20人,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5人。师资毕业于海内外著名高校。授课团队专业过硬、素质优良。主持国家社科近10项、民政部重大招标项目2项,在《经济研究》《公共管理学报》《中国行政管理》等发文90余篇。
实践教学资源丰富。建成10余个校外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建成公共政策仿真实验室,增强学生的虚拟感知。构建“四川省大学生公共管理案例挑战大赛”省级竞赛平台。在长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逐渐形成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课外实践相连贯的专业特色,构建起全方位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
3.核心课程
政治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行政学、公共经济学、行政法学、公务员制度与考试、地方政府管理与案例分析、数字政府与智慧治理、行政秘书与公文写作。
Ø 劳动与社会保障
1.培养目标
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公共管理与社会保障专业理论知识,系统掌握现代数据分析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协作创新精神,具备“大养老、大健康”行业的职业胜任能力,能够利用老龄金融工具、健康管理等商品及服务进行养老财富管理、健康风险管理和养老综合服务,能够胜任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政府相关部门行政或经办管理实务工作的卓越创新型人才。
2.专业特色:
学科实力强。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上海软科最新评估为A类专业,专业排名位居全国前13%。《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课程被评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老龄化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建成近10个校外教学实践实习基地。
师资队伍一流。专任教师10余人,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3人。师资团队在国内社会保障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主持国家社科重大2项、重点1项,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保险研究》等期刊发文80余篇。
培养理念先进。以“厚基础、强数理、重实践”为宗旨,突出养老保障与老龄化风险治理、医疗保障与健康管理等特色专业方向,适应数字化转型新要求和“大养老、大健康”行业发展新趋势,注重学生“医养康护”四位一体知识体系的培养和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3.核心课程:
社会保险、养老保障与退休规划、医疗保障与健康管理、社会救助与慈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社会保障统计与精算、大数据分析与软件应用、社会保障实务实训。

欢迎广大考生报考威澳门尼斯人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