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弟学妹们好!我是2021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杨梦婷,来自河南周口,目前拟保送至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很高兴能以这种方式跟大家交流,在此我主要想分享一下自己保研路上的血泪教训,谈谈自己一路踩过的雷,希望自己的经验教训可以对学弟学妹们有所裨益。
个人基本信息

专业排名:3.7/5.0(3/15)
荣誉奖项:学业奖学金、三好学生
毕业去向:保研至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01 专业介绍篇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具有显著的跨学科属性,它融合了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兼具经济学思维与人文关怀。我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具有鲜明的财经特色,重点聚焦健康与养老领域,课程学习以“社保+商保”融合发展为主基调,将经济学理论贯穿其中,并辅以必要的计量基础知识。同时,系里也会和校外单位联合举办各类讲座、活动,帮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知识,促进理论联系实际。
02 专业学习篇
大学阶段的学习不仅仅是对课本知识的机械掌握,更是基于个人需求的自我提升,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也要积极充实自我。
首先,学好专业课,培养理性思考能力。理性思考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实证分析方法的运用。既要掌握养老、医疗领域的基本概念、原则,也要紧跟实践、学术热点,了解社会保障的现实需求。同时,培养数据意识,多用数据支撑自己的观点,数据图表比文字更有说服力,掌握必要的实证分析方法,多多阅读文献,学习文献的实证分析思路与方法。
其次,提升软实力,拓宽思维广度,培养思考深度。社保具有显著的跨学科属性,它既要从经济角度考虑制度的可持续性,也要从关怀角度考虑劳动者、弱势群体的现实需求,既要能够提供基本保障,也要避免形成福利依赖。这需要我们不仅具有专业知识,也要能够进行更加深度的思考,从多个维度进行思考,考虑多种可能性。并且表达能力、行为风格、创新想法都是思想的出口,只有思想源源不断地吸收养分,个人才能充满活力。
大学是一个选择相对自由、时间相对充裕的阶段,在满足功利性学习的同时,也要多读一些“无用之书”,广泛涉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学等,多思考、多记录、多分享,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拓宽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认识人性的角度,为人生的持续发展蓄能。
03 专业收获篇
从实践技能方面来说,能够运用自己学习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知识来分析实际的医疗改革、养老保险问题,能够从宏观、微观角度去分析相关政策及改革,对社会保障领域的核心问题及改革方向有更加深入的洞察。同时,对数据的把握和分析能力有所提升,数据意识明显提升,能够更加熟悉Stata、Python等工具的数据处理方式和模型构建及运用,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有所增强。
从思想认识方面来说,经过四年的学习,我不仅对社保、保险行业有了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认识,也能够更加客观、深入地去分析社会问题。社保专业作为一个跨学科专业,具有全面性和普惠性的特点,能够让我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减少个人偏见。同时,这种对普惠性的追求及弱势群体的关怀,也能够让我在思考问题时更加具有人文关怀,成为更加具有人情味的个体。
04 升学准备篇
升学只是一种选择,在做选择时一定要果敢且坚定。
首先,要早做选择,早做准备。如果是坚定的升学党,可以把保研纳入自己的规划,不要害怕竞争。以保研细则为导向,守住绩点,学业成绩在保研中的占比为70%,并且保研成绩使用的是加权绩点,要多多关注对加权绩点影响大的课程,如高等数学、概率论等。同时,扎实自己的专业课基础,对专业课的学习和掌握一定要深入,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多去分析问题、政策背后的核心机制,多从不同角度对专业课问题进行分析。此外,英语成绩也十分重要,要尽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六级尽可能往高分去考。
其次,多多投递,坚定心态,保持积极自信。一定要多多关注理想院校的夏令营、预推免通知,及时更新信息非常重要,特别是保研边缘人,一定要稳住心态,不要过早放弃,可以投一下理想院校或者本校的夏令营及预推免,不管有没有保研资格,先拿到offer再说。作为一个保研边缘人,我就是过早放弃夏令营的那一个,觉得自己未必有保研资格,就没有投夏令营,再加上我不太爱看学校发的通知信息,也错过了本校的预推免,只能硬着头皮往外走。并且,学校预推免的时间比较集中,还存在复试时间的冲突,就算进了面试环节,也要自己主动放弃一些选择,保不上的风险大大增加。
稳住心态,该临阵磨枪还是要积极磨。有些学校的预推免会有笔试加面试,并且很多学校的社保专业会更加偏向管理类专业,考察的知识点和西财社保的相差较大。如果遇到了这种情况也不要过于担心,可以去学院官网查看是否有参考书目,也可以去社交媒体找经验,看是否有学姐学长分享参考书目或者经验。一定要临阵磨枪,多多记忆背诵,答题尽量多角度、多字数,其实老师也不会对学生的笔试成绩下手太狠。
05 写给学弟学妹们的寄语
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且灿灿。春天终究不会缺席,放平心态,在自洽的状态里迎接属于自己的春天。
撰稿:杨梦婷
审核:刘春梅
编委:陈朝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