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中午12:15-13:35,我院劳动经济与劳动政策研究所在通博楼101室举行第十九次学术午餐会。劳动经济与劳动政策研究所谢鹏鑫老师、曹冬梅老师和蔡郑宇老师出席会议。劳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会议。本次学术午餐会由23级劳动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戚晴和24级博士研究生雷熙玲分享文献,23级劳动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许小凡主持会议。
戚晴分享的是刊于《世界经济》的论文《机器人应用、人机适配与工资效应》。文章利用CEES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上验证了中国制造业企业机器人应用的“生产率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机制检验发现,机器人应用与企业员工结构适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影响平均工资的重要途径。同时,异质性分析发现新技术显著改变了不同技能的工资溢价。该研究对于我国的智能化技术应用、人力资本积累和收入分配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雷熙玲分享了一篇2024年6月发表在AER上的文章——《Task-Based Discriminations》。该研究采用了结构建模的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任务的职业分类模型,识别、分解并量化了黑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相对于白人面临的潜在歧视障碍。通过模型估计,作者发现黑人工人面临的种族障碍的规模和性质因每份工作的任务需求而异,并且根据模型估计和简约式估计结果,证实了包含接触任务的职业(需要与他人打交道的职业)所反映的种族歧视是美国1960-2018年歧视下降的主要原因。最后,作者观察到抽象任务(需要管理或者说服他人的职业)的任务回报在此期间发生上升的变化,提出在试图识别种族特定障碍如何随时间变化的研究中,加入对任务回报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该文章为劳动力市场中歧视问题的量化研究给予了扎实的理论和方法,也为如何对高维职业数据进行降维处理提出了创新示范。
老师们在两位同学的分享过程中,指出了文章的创新点和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醒同学们在研究过程中应提升计量模型构建的能力。劳动经济与劳动政策研究所学术午餐会旨在加强思想交流、提升学术素养,欢迎各院系的老师同学们继续关注、参与劳经所后续的学术午餐会,共同增进学科间的学术交流。
撰稿:许小凡
校审:谢鹏鑫
编委:陈朝兵